莫言歌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最新 > 第两百二十六章 九五公子(第二更)

第两百二十六章 九五公子(第二更) (第1/2页)

相对于此刻秦王政一行车驾缓缓靠近雍都,而此刻正居于雍都的嫪毐却是亢奋不已,大郑宫内,近年来,充满少有的嬉闹与欢快之气。

自从一介市鄙之人进入宫廷以后,凭借己身得天独厚的雄壮,彻底将赵太后征服,不然,也不会一年多以来,自己的封地在太原、赡养、雍城、梁山等地遍布。

食邑数量更是零零散散超越二十万户,就是文信候吕不韦都落于下风,爵位加身,荣耀加身,但似乎嫪毐并没有忘记自己最为核心的来源存在。

虽为市鄙小人,对人对事,嫪毐也是有独到之处,对于赵太后,可谓是尽心伺候,心无旁骛,不敢有丝毫懈怠,从没有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举动。

对于赵太后身边的那些美艳侍女更是一个都没动,嫪毐宁可在赵姬塌下鼾声如雷,绝不偷腥。

身为女子,被嫪毐这般的对待,一颗心早就依附于其上,时有感慨:此子虽粗虽俗,然对我专一若此,超越那没良心的吕不韦多矣,天下何有第二也!

沉浸其中,对于嫪毐之所行所为,更是不予理会,而这种情况,也是嫪毐希望看到的,自己虽是市鄙小人,但也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为此,不惜以重金挖角,只要充当自己的门客,俸金便是在原先的基础上猛涨十倍,若得己心,更是被赐予宅院和美貌侍女。

大把的财宝洒出去,一时间令老秦人都惊讶无比,这般大手笔,百年来,从未见过,就是文信候吕不韦之富庶都未有此举。

这般动作,确实招来不少的门客和投奔而来的官吏,只可惜,文信候吕不韦权威仍旧重,前来的官吏中,位高权重的不多,至于门客,更是多有从上党、北郡、山东列国而来,百家之人更是不问出身。

在诸多实权投奔的人物之中,最为显赫的当属关中内史贏肆,此人统辖咸阳与整个秦川之地的民政,历来非王族不得担任。

嬴肆身为王族族老,向来不满意文信候擅权,早就想要将对方推到,故而投奔其下。其次便是卫尉林胡竭、左戈东胡竭。

身份乃是北郡狼族将领,执掌雍都之城的护卫军和弓弩兵马。还有便是在咸阳之中,执掌议论之事的中大夫冷齐,此人善于钻营,通晓谋略,自从嫪毐势大以后,便是前来投靠。

一时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竟然做了嫪毐门下最大、最为倚重的谋士。

数月前,赵姬怀孕生子,重九斤五两,嫪毐大喜若狂,冷齐也当即呈上一个惊人论断:九五者,天子之数,命格贵重至极。

天地之间最大不过为九,最尊贵不过中央之五,九五至尊可为秦王,一语出,嫪毐心神一动,旋即,赏赐给冷齐十位十三岁的美妙侍女。

自己已经到达如今的地步,封侯位列秦国爵位绝巅,食邑位列秦国绝巅,封地更是丝毫不逊色山东列国中的韩魏等国。

自己的儿子岂能比自己差,而如今整个秦廷之内的,唯一可以超越自己的,就只有一个职位了,凭借将赵姬伺候的酸爽,便谋下惊天大业。

只可惜,还未等谋略深入,那文信侯吕不韦竟然扛不住压力,直接上书联合朝野请求秦王冠礼亲征,又有河鱼大于地,朝野沸腾。

再加上,一岁三出,星象而断,臣害君,嫪毐心中有点虚,当即令冷齐献上可行的谋略,未几,不过一个时辰,便是有一个完美的计谋献上:

将计就计,借行冠礼,率领现在可掌握的十万精兵,加上山东列国的百家好手,于蕲年宫攻杀秦王政,扶立九五公子称王。

其后,进兵咸阳,长信侯与太后成婚大殿,晋爵太上万世侯!

昨日,冷齐来报,秦王政带领左右护法,与数千重甲兵士而行,并未有调动蓝田大营的兵士,文信侯吕不韦也没有过多动作。

于此,嫪毐则是冷冷一笑:疑它作甚,吕不韦这个卑贱的商贾,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市鄙之人,轻视于我,如今让秦王亲政,想来他心中也是不爽,故而想要借我之手将其攻杀,以为我不知道。

一语出,冷齐等人相视一眼,似乎觉得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文信侯吕不为摄政近十年,若说一下子让秦王亲征,无论如何都不太可能。

******

“蒙恬,有何密奏?”

次日,卯时刚至,车驾再起,一侧昏暗的山峰之中,却是陡然间掠出一行隐秘的人马,行至中央大帐,领头者正是那年轻的秦国将军蒙恬,身披暗黑铠甲,手持精铁之矛,跪立而语。

衣冠加身的秦王政,观蒙恬之风尘仆仆,轻轻颔首,缓步上前,左右看了一眼早就起身的右护法玄清子大师、左护法东君阁下。

“大王,那嫪毐十万大军已经开赴在路上,雍都王城有两万大军,麾下封地郡县征召,约有三万大军,太后自身的官骑与嫪毐的官骑合一,约有一万人。”

“北郡狼族与上党叛乱之人,约有三万大军,嫪毐近些年征召的游侠剑客、和内史嬴肆着急的兵士,加起来也有一万人。”

“自从大王出咸阳以来

最新小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我怎么还活着? 东北出马笔记 大明流匪 抗战:从八佰开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一号狂枭 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美利坚胜者为王 三国骁雄韩遂 五代十国往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汉末圣人 留里克的崛起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皇城司第一凶剑 奋斗在沙俄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盛唐挽歌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