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明抢他们的粮食,那肯定会竭力反抗。
但你用好酒换他们的粮食,中间即便夺取高额商业利润,他们也会主动上门求购。
当然肯定有不少豪门大户想要明抢暗夺,然而闻人升是有兵的,还有很多兵,还有山谷作为根据地。
朝廷他都不怕,还会怕人抢夺?
这可是后世才有的一般商业掠夺手段。
对方要出百斤粮食,才能换来实际上只用十斤粮食就能酿造出来的酒。
而且酒水这东西,是会让人上瘾的。
富家豪门每日酩酊大醉者,不计其数。
张飞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所以这个东西虽然浪费粮食,但却能够促进粮食的流通,自然是闻人升必然要做的。
之前在张家庄园,因为兵马不多,还不能大肆酿造。
现在他在山中,开了更多的酿酒作坊。
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二次加工作坊,买来便宜的垃圾酒,用现代工艺过滤提纯,让它成为好酒,一来二去,就是十倍甚至几十倍利。
这样一来,粮草问题就能解决大半。
而刘备等人虽然不太明白这中间的道道,也能看出来的,这几个月下来,山中粮草逐渐丰足。
日日都有大车押运粮草入山。
而士兵的体质也在日益加强。
民众脸上笑容增多。
闻人升这个典农校尉的威望也是日益增高。
如果这里不是刘备的发小和往日的结义弟兄,他们肯定不能这样说话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上酒的侍从听到了只言片语。
这侍从可不知道刘备关羽简雍等人的为人,那是绝对不会做出背叛恩主,私自告密之事的。
他只觉得这些人在说什么校尉谋反之类。
如果他是唐周那样的小人,恐怕就会自己去告密了。
但他是从战场之上下来的俘虏,被闻人升安抚为山民。
一开始还艰苦,现在这些天日子越来越好。
也有了奔头,也有人张罗给他娶妻。
他怎么能看着恩人被人告发?
于是他借着拿酒的空,偷偷跑出去,找到自己所在的屯寨,然后找到
往日对他极好的抚兵曹,将这事说了。
抚兵曹一听,这还了得,竟然有人看出自家主公想要谋反……
等等,事情也不大。
不就是自建军制吗?
不就是相当于郡守多招收了几个私人从事吗?
竟然诬陷明公谋反,这还得了?
于是抚兵曹立刻通过秘密渠道,投递过去信件。
将事情简单描写一下。
闻人升当天晚上就看到了。
他笑了笑。
不过还是将这事交给自己的参谋团去处理。
也就是他身边那些学生们。
“明公,这事看似是小,实际上却反应出,下层民心安定,中上层心思浮动,因为大家不知明公将要做何大事啊。”学生甲说道。
“是啊,宫兄说的是,明公不得不察。”学生乙跟着道。
其实他们难道不知道闻人升想要聚众谋反?
但他们又觉得汉室也快完蛋了,是该有新主人了。
这可不是一人这样想,而是很多人,上到世家大族,下到黎民百姓,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都这样认为的。
要不然为啥袁家要开始二袁的布局,一北一南。
为啥后来曹操称王,反对者也不是太多。
为啥袁术敢公然称帝?
造反的更加是比比皆是。
现在闻人升是做着造反的准备,又没有明说,下层百姓只觉得日子越过越好,自然是不会多想。
但有仕途追求者,就会思考到底何去何从?
是造反,还是求招安,还是安定一地?
现在也是考验闻人升的时候。
有了根基,就要提出正字目标。
这才能够安定人心,将众人团结起来。
他要走谁的路线?
当然是朱元璋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他说完九字之后,众人顿时恍然。
“明公大才,人所不及也。”
“明公此言,振聋发聩,让学生等深受警醒。”
“明公胸怀宇宙,腹藏星河,世人难能比之万一。”
此时,这些心腹们都拜服在地。
收取人心,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给粮食、给俸禄、给出路。
以此作为过滤器,愿意安稳留下来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留下来的就走人,反对者就杀掉。
建体立制,赏罚分明,体系严整,自我复制,自我扩大,自然而然地就能推着主君向前走。
现在闻人升就在山中是说一不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