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在心里轻叹了一声,看了眼贾小樱,要说最了解自己闺女的,还得是她,她知道贾小樱的心里有多苦,本想着借嫁给谢志强,脱出家这个牢笼,没想到掌控欲极强的贾世发,根本就不给她这个机会。
不过贾世发就是家里的祖宗,他要是不点头,这件事肯定是没戏,所以贾母也帮着贾小樱说着阿谀奉承的话:
“要不咱们怎么从密云搬到近郊来了呢,家里都是你爸在张罗,听他的准没错。”
……………………………………
第二天一早,叶晨就和史晓娜开车出了门,二人先是去了趟友谊商店。从诞生那天起,友谊商店的定位就是接待外宾,得凭护照、华侨证或者外籍工作证才能进,普通市民只有驻足张望的份儿。准确说,望也望不着什么,因为那会儿的“友谊”不仅门口有一溜台阶,门外还竖着铁栅栏,映射着自个儿不一般的门槛。
铁栅栏,隔出两种商品世界。物资短缺的年月,即便是生活在四九城的人们,购买吃穿用度,哪怕买个白菜、奶糖都需要凭票证排大队。而在“友谊”,满目是市面上很难买到的紧俏商品:上海梅林的罐头、天津起士林的西点、苏州的双面绣、杭州的织锦、北京雪莲的羊绒衫、国人热望的自行车、手表……而进口家电和威士忌、万宝路等,更是这里的专卖。
当时,友谊商店有个口号:“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即便是你已经成为了大款,可是要想来这里消费,也得凭着外汇券。
所幸这东西叶晨还真不缺,从石狮回来的时候他还特意从头哥那里换了十万,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当下可不像后世,商家之间竞争激烈,还有送货上门的服务,因为叶晨买的东西有点多,所以他临来之前,特意雇了一辆小货车。
叶晨和史晓娜采购了整整一车的年货,即便如此,也没见到友谊商店的售货员有多热情,这让史晓娜撅起了嘴,有些不满的对着叶晨说道:
“他们有什么可豪横的?在我们那边,顾客才是大爷,商家从来都是陪着笑脸的,他们可倒好,完全颠倒过来了。”
叶晨笑着把史晓娜给揽在怀里,然后对她说道:
“这些人得瑟不了几天了,不信你就看着吧,用不了几年,随着合资商场的进驻,这里早晚会成为过去式的,到时候大家比拼的就是服务质量了,再整天拉着一张驴脸,谁都不会理你的,毕竟谁也不是为了花钱找气受的。”
叶晨自然不是在无的放矢,友谊商店曾经是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代名词,一度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可是随着国内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市场上物资增多,人们消费选择日益增多,友谊商店也不再是不可替代的“唯一”。
一九九二年起,北京友谊商店周边陆陆续续的出现了燕莎商场、赛特购物中心等一批合资企业,售卖商品更高端、更国际化,国内消费者、外国消费者大量被吸引到这些商场,对友谊商店造成了直接冲击。
等到了一九九六年,随着“特供”完全取消,北京友谊商店被动地被卷入市场竞争,外宾、国外旅游团队被周边商店分流,营业额将出现直线滑坡,那时候才是他们欲哭无泪的时候。
在后世,为扭转颓势,友谊商店也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就包括合并,一九九七年,北京友谊商店与西单商场集团合并成立北京西单友谊集团。二零一一年,它二次“改嫁”,与新燕莎集团合并,成立北京首商集团。但因市场竞争激烈、股权结构复杂等原因,都未能扭转局势。
到最后,北京友谊商店仍在,却没人愿意去逛了。大众点评上,有很多七零八零后的网友感慨:“这可是我儿时心目中的圣地,没想到居然破败至此。”这名网友称,逛了三层楼却只有自己一个客人,没敢上四层楼就赶紧坐电梯逃离了。
不过眼下友谊商店还是人们购物时趋之若鹜的首选,因为这里能够买到外面买不到的紧俏商品,比如进口的彩电,洗衣机之类的。叶晨和史晓娜开车在前头领路,让拉着年货的小货车跟在后面,到家之后,三人一通忙碌,帮着将车上的东西卸下来。
叶晨付过车脚费后,从兜里掏出了一盒良友塞到了司机的手中,然后笑着说道:
“师傅,辛苦你了,帮着我们忙活这一大通。”
司机的眼前一亮,借过叶晨递给他的烟,良友属于外烟,这时的售价是四块五一盒,平时有人就算买了,也都舍不得抽,而是放在家里的抽屉里,等着有客人上门,拿出来做招待烟。司机笑着说道:
“您客气了,小事儿!”
把司机打发走后,叶晨和史晓娜开始分门别类的整理这些年货,分出要送给谁的,史晓娜看了一会儿,面色有些古怪的对着叶晨问道:
“大茂,我怎么感觉你对许大爷,比对你自己家还亲啊?给许大爷送的,连彩电和洗衣机都有了,结果到自己家这块儿,却是鸡鸭鱼肉,糖果糕点之类的东西。”
叶晨哂笑了一声,然后对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