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还请组织再考虑一下。”
“不能再考虑了,”老杨有些苦涩的一笑,尴尬地说道:
“总后勤部也点名要你了,我们再不下手,你就直接从黑土地蹦到黄土高坡了。呵呵!一想到你要走了,说句心里话,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民国三十七年三月,我党结束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冬季攻势”。此次战役,总共歼灭国军十五万六千四百七十人,将东北的国军势力,彻底压缩在锦州、沈阳、长春三座孤岛之中。结合“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至此为止,总共消灭国军三十余万人。可以说,基本上是把国党精锐给换了一茬。
不得不说,莪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首先要感谢象叶晨这样的地工,此外,还要感谢陈辞修的“改革”。没有陈诚,就没有眼下东北的大好局面,这一点,就连对他信任有加的常凯申,也是始料不及的。
“杀陈辞修以谢国人!”党国内部再次响起了不和谐的声音,可常凯申对这种声音极为反感。陈诚打了败仗这不假,可他打败仗之前,你们都干嘛去了?那时候怎不见你们站出来说话?
一个个就知道纸上谈兵,真需要你们出主意,哼哼!你们除了呱噪搅局,还能干些什么?所以陈辞修不能杀,真要杀了他,那不就显得我不会用人吗?你们不是在针对陈辞修,而是在暗地里针对我常凯申!
但东北危局已不容他犹豫不决了,放弃东北,常凯申舍不得,因为他也知道东北的重要性。谁占据了东北,谁就等于得到了天下。所以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临阵换帅吧,没准再派一个人过去,局面或许还能好一些,这次他打算自己亲自指挥,只不过需要有一个人充当明面上的傀儡,替自己顶锅,要不然万一结局跟陈辞修一样,他可就丢人了。
思来想去,常凯申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跟自己素来就不对付,而且有亲红倾向,到时候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自己把一切罪责都推给他,绝对不会有人说出什么来,这个人就是卫俊如,自己安排他去东北剿总当司令去!
要论常凯申的军事集团里最能打的高级将领,非卫俊如莫属。常凯申手下有五人担任过战区司令以上高职,分别是卫俊如、陈辞修、顾祝同、刘峙、常鼎文,因为都是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因此被称为“五虎上将”。但除了卫俊如之外,其他四人均是徒有虚名。
小鬼子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领教过卫俊如的厉害,敬称其为“虎将”。远征军总司令史迪威在回忆录中则称中国远征军司令卫俊如为“国军中最能干的将领”。漂亮国出版的《华夏人名大辞典》干脆称卫俊如为“常胜将军”。
然而就是这么样一员虎将,和常凯申之间却有嫌隙,彼此互相看不顺眼,卫俊如嫌弃常凯申不顾民族大义,每日只想着内斗,耗子扛枪窝里横,常凯申则是因为他跟我党亲近,而对他一直有着防范之心!
抗战胜利后,卫俊如携夫人赴漂亮国考察。期间JF战争爆发,卫俊如意识到只要自己回国,必定会被常凯申派往战争一线。不愿与国人兵戎相见的卫俊如以延长考察期为由,在国外拖延时间,这一表现令常凯申极为不满。
现在要找替罪羊,常凯申第一时间把注意打到了卫俊如的身上,连着给海外发了好几个加急电报,卫俊如看到实在是拖不下去了,最后只能是无奈的回到了国内。
“东北剿总”是“东北行辕”改组后的名称,成立于民国三十七年一月。这也是陈辞修在东北执政期间,国党实施的最后一项改革。国党在东北这两年,地区最高统帅部的名字换了不少,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改革”的成果了。可问题是,你总改名有什么用?我党怕你改名么?这名字再怎么改,你不也是人家的手下败将么?
卫俊如被派到东北的时候,伸手朝着常凯申要钱,结果却被常凯申给拒绝了,差点没给卫俊如气的血管爆裂,因为常凯申是这么说的:
“你除了会张嘴要钱,你还会干点什么?财政部已经七八年没给东北发过一分钱津费了,我们不是还是把小鬼子给赶出去了吗?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别一天到晚只知道伸手!”
卫俊如拉着一张老脸,跟别人欠了他八百吊钱似的,心说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你不是不掏钱吗?没关系,我顶多去磨洋工就完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爱咋地咋地吧!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能打胜仗,那才叫邪了门了呢,国军经过一番挫败后,在东北的势力只剩下长春、沈阳和锦州这三块孤岛。比起长春,沈阳的情况能略好些,至少东塔机场还在国军的掌控之下,与外界的联系尚可正常地交流。
但就在这时,齐公子突然发现个问题:沈阳一些高校的大学教职员工,在围城之后便接二连三地失踪了。他自己失踪也罢,最奇怪的是,连同家属也一块失踪,这样一来,就不得不引起国党情报部门的注意了。
“我怀疑,他们很有可能是逃往红区了。”齐公子忧心忡忡地说道:
“红党正在为夺取天下后,人才的储备做着打算。”
红党同国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