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歌 > 历史军事 >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连载中 > 第八十二章 这炮烫手的
背景色:字体:[]

第八十二章 这炮烫手的 (第1/2页)

推荐阅读:

日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依旧还占据着兵力优势。

刚才那一场血战,自己机枪被炸毁了不少,弹药也折损殆尽,关键是自己没有了炮火的掩护。只能是硬扛对方的前期火炮。

就这么一点人,不全军覆灭,还等什么呢,难道日军还会开恩的放自己离开不成。那可真就扯淡了。

“营长,日军撤离了。”观察哨的吆喝,打断了周卫国的沉思,他不相信往远处观望了一下。

那远处,日军的确是在进行撤离,一个小队的兵力,正在前方戒严,警惕的将枪对准了这边吧,往后倒退撤离。

“他们怎么撤离了呢?”胡勇在旁看了下伸长了脖子。周卫国见状一下将他拉扯下来;“找死啊,你这尿壶一般的脑袋是不是嫌弃活久了。”

反应过来的胡勇浑身直冒冷汗,刚才自己大意了,倘若对方有个枪法跟自己营长一样好的,那么自己这颗狗头,也算是真要漏眼了。

“营长,他们为什么会撤离了。”声音都变了的胡勇坐在战壕中指了下再次问道。

周卫国咬了下嘴唇看向这阴沉的天良久;“两个缘由,要么顿悟寺失守,日军没有了迂回的必要,要么,就是日军进攻失败。”当然,他沉思了下后看向了没有了动静的顿悟寺方向眉头紧锁补充了一句;“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守卫顿悟寺的是川军,川军能打,也不怕死,周卫国自始至终都相信。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装备太差劲了,川军远道而来,没有携带多少的重武器,几乎是轻武器为主,步兵装备更是五花八门,他们手中的枪械,线膛都磨平了,有的也就是用麻绳拴一下继续使用。

抗击日军的雄心,是挡不住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的。顿悟寺早就成为了废墟,地面也是石头为主,阵地挖掘不下去,在日军飞机坦克的进攻下。

说他两个团挡住了日军两个大队的进攻。这可能性,真的不大。

胡勇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血水混合泥土的脸;“不管了,起码咱们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日军在撤退一个小时不到后,师部传令兵就来传达命令,让特务营撤离去后边进行休整,而从传令兵哪里。

周卫国等到了准确的消息,日军在坦克和重炮掩护下,强攻顿悟寺,守卫在哪里的川军两个团死伤惨重,而增援兵力让日军在半路炸了个干净,无奈下上面只能下令撤离,而自己在这的阻击任务也没了必要,只能是撤离。

师部知道特务营损失惨重,下令去后方暂时休整一段时间,补充兵力,准备再次投入战场。

部队开始冒着这零星的小雨撤离了,周卫国站在了一处小土坡看向了这稀稀拉拉连带伤兵不到两百三十人的特务营,在将目光看向了不远处不久前血战良久的澡店。

来的时候五百多人,如今就剩下了这点,他是欲哭无泪的只能揉了下自己发红的双眼对身边站定的胡勇周瑾等人道;“走吧,咱们去休整,养精蓄锐后,在跟他们打一场,为战死的弟兄报仇雪恨。”

特务营损失殆尽,后方过来的补充兵力又不曾抵达,周卫国接到的命令是在嘉定休整等待补给。

在这度过了将近五天后,从湖北抽调过来的保安团的一部分奉命加入了特务营,从而让特务营的兵力再次达到六百人,除了后勤人员外,作战人员是在五百二十五个人,而58师师部,也紧急从兵站中抽调出来一批武器进行换装。

当然,两门战防炮并没有归建,而是调去了前线,好像是给了51师。

保安团不是正规军,就是地方性质的地方部队,战斗力只是比警察高了那么一丢丢。这样的兵力,上去就是炮灰。

因此,周卫国并不希望,这样的兵力能第一时间上去,上去就死,好在师部也看出了这个问题,周卫国接到的命令是加强训练,准备战斗。

嘉定能听到前方的枪炮声,周卫国就算想要上战场,可是面对着补充到自己手中的新兵,他只能是忍耐。

自己想并不意味着能上去,上去就是拿这群人的性命开玩笑。

五六天的等候,十来天的训练,特务营多少也算是成型了。

“营长,营长,快出来看啊,大家伙,大家伙啊。”胡勇在外的吆喝声让周卫国从树枝搭建的营房中叼着烟卷走了出去看着脸都笑烂的胡勇歪着脖子依靠在木制门跟前对正跑过来的胡勇问道;“干啥,吃蜂蜜屎了,高兴成为这个德行。”

胡勇跑过来喘息两声要开口,但好像也说不出话的他双手放在膝盖前再次喘息两声。也不知道这货是跑了多远回来的。

周卫国回到营部将茶缸递给胡勇;“喝一口,缓和缓和。”

咕咕……

胡勇端起茶缸两大口喝干净了水顾不得抹去嘴角的水珠指了下外满;“营长,大家伙,师部给咱们送来了大家伙。”

大家伙?

嘟嘟嘟……

外面的卡车声让周卫国回头往外张望了过去,凄凉的寒风吹得地面灰尘扑扑中,一辆卡车开了过来。

最新小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我怎么还活着? 东北出马笔记 大明流匪 抗战:从八佰开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一号狂枭 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美利坚胜者为王 三国骁雄韩遂 五代十国往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汉末圣人 留里克的崛起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皇城司第一凶剑 奋斗在沙俄 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 盛唐挽歌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