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辛苦辛苦腰子
在强烈的不确定性前景下,法国资本掀起了一股出国避险潮。
这个和对面小岛上的英国恰恰相反。
所以王援朝是来收割的。
这次他要拍卖一家法国纺织企业——博萨克集团,因为这家企业破产了,政府也没办法挽救了。
王援朝为什么要拿下这家公司?
因为迪奥,是博萨克集团旗下的品牌啊。
1968年,迪奥香水业务被卖给路易威登公司
1978年,迪奥时装业务的母公司博萨克集团破产,wilot集团购买了其资产
1981年,wiot集团也宣布破产,进入重组过程,博萨克被法国政府接管,成为一个国有企业。
现在,经过了密特朗政府三年的折腾,加上第二次石油危机造成的市场萧条,博萨克的债务已高达数亿法郎,仓库里堆满了过季的服装,3万名员工因为工资拖欠而连续罢工。
无计可施的密特朗政府,只好重新启动私有化。
根据王援朝的指示,其投资团队出资2000万美元,外加从法国银行贷款8000万美元,耗资一个亿,拿下了博萨克集团。
因为这个收购,他不是用的冒险者基金。
王援朝自己的收购,经常都是用对方国家的贷款。
不是他没钱,是他怕被人家充公。
在谈收购的同期靠前一点时间,他又安排第三方,通过谈判,将博萨克的债务,从债主那里打折拿下,等到拿下了博萨克之后,债务规模一下子便减半了。
就是很常规的操作,博萨克欠a公司1000万,a公司一直拿不到钱,现在第三方跟a公司谈判,钱买下这个债务,但有收不回来的风险,所以这个债务只能打折买,人家第三方也是要赚钱的。
如此一正一反两手操作,这个公司价值陡然就上升了一截。
而阿佳妮为什么这么缠着他?
就因为他说要继续扩大法国的投资啊,以后他准备留给自己在法国的孩子的!
当然不可能全给一个或者几个孩子。他设立了他的家族基金,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那一份收益。但具体到某个国家的产业,肯定是这个国家的孩子来管理,对外出面,会更有优势。
每个国家的国民,都有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他在法国投资的,除了时尚杂志vogue,就是卡地亚了,而奢侈品大王lvmh的发展路子,他也算是略知,自然要来提前抄底。
他在法国不准备发展什么,就准备集中精力搞法国的奢侈品行业。
他手里有庞大的影视传媒资源,以及大量的设计创意手机里的库存,不搞奢侈品,就太过浪费了。
等到这个奢侈品帝国起来了嘛,自然可以带冒险者基金进来分一杯羹。
因此在收购完成后,王援朝便毫不犹豫的撕毁了对法国政府的承诺。
首先是将那些低利润率的纺织品、纸尿布等业务剥离,只保留了法国这边的研究中心,生产业务全部外迁到东南亚,比如婆罗国。
法国这边的员工愿意过去的,他欢迎,还保留法国的待遇。
即便如此,也比婆罗国那边的工人待遇高很多倍了。
很多人自然是不愿意去的,那没办法,企业不是做慈善,没人可以提供更好的待遇了。
如此一来,直接“减负”了三分之二的员工。
然后剩下的员工里,他会通过考核,裁掉了三分之一的不合格员工。
论考核,国人是他们的祖宗。你本事不行,不裁你裁谁?
而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库存,他全都抵押给了第三方的债务公司,作价正好是债务的一半。
这些库存在欧洲不行,但亚洲还是有市场的,第三方公司也不至于亏本。
前前后后的连环套路下来,法国本土只保留了产品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品牌和营销中心、含金量最高的迪奥资产,以及七八千的员工规模,减半的债务债务是弹性的,因为第三方也是自己安排的,所以这减半的债务,可有可无,完全看需要
后面,即便迪奥的生产,他也会外包出去。
法国这边忙碌着,意大利和英国也没闲着,他也得去视察,捷豹到现在还没拿下,这么大规模的公司,注定不像迪奥这么容易。
不过王援朝也不急,他还在慢慢和英国皇室打交道。
无他,利益。
在莫琳的牵线搭桥下,王援朝和安妮公主,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
安妮是英国的公主,但人家是美国总统的女儿和前女婿,大家身份上是比较平等的。而从权势上来说,美国更胜一筹。
有了这种私人关系,王援朝这个英国伯爵,离皇室的距离就近了很多。
有钱,有势,有关系,啧啧啧。
1983年起,安妮公主,开始担任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与国际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