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早在决定出兵北伐时,就下旨调动更多部队前来北方。如常备军第二师的一个旅,第四师的两个旅,以及独立第十七旅等。
他甚至还想过调动长江水师,走海路运兵至天津,乃至京师东边的永平府山海关一带,甚至是直接到辽东去偷袭沈阳。
但考虑到长江水师如今大部分舟船都还只是内河船,而非海船。将士对于航海、海战也没什么经验。
最重要的是,眼下已经进入寒冬,在小冰期,连长江都会封冻,自不必说黄海、渤海的诸多港口了。
如天津港,因为海水较浅,甚至可以直接封冻到海底!
即便是靠人力强行破冰,再通过冰面上岸,也只能派遣少数部队,不可能派太多人。
因为到敌后作战本就是十分冒险的事,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灭。而在寒冬中,绝大多数人都出自中原乃至南方的崋军,肯定不如本就在辽东生活的女真、蒙古、汉人那么适应寒冷天气。
再加上船队还需破冰靠岸,内河也多半封冻不能行船。
如此种种,显然加大了敌后作战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即便是方才,刘升也只是准备让骁骑卫第一旅通过陆路先去顺天府,骚扰清军,使其在掳掠钱粮、牲口、百姓时不至于那么肆无忌惮。
至于说在此时派部队去敌后,那是正面战场打不过,不得以才会做出的选择。
如今崋军在正面战场完全不怂清军,只要兵力足够,直推过去就行,没必要派人冒险。
之前他不敢加快推进速度,说是受制于后勤,其实说到底还是兵力不够多的原故。
而今第四师的两个旅以及独立第十七旅到来,让崋军增加了三四万兵力,无论是前线战斗,还是保护后勤,可用之兵便更多了。
按计划,这三个旅应该在三天之后才能到的,刘升没想到他们行军速度这么快,竟已经到了聊城,如此只需一天多的功夫,便能到沧州。
这无疑是一种惊喜,因此即便以刘升如今的养气功夫,闻言都不禁高兴大笑,“好!”
随后侍卫将信报送了进来。
刘升看过后,便道:“传令下去,让沈万登率领这三个旅尽快赶至天津会师!
再传令让虎贲卫第三旅留下一个团暂守沧州,其余部队明日便随朕前往天津!”
帐内秘书处文员飞速落笔,拟写令旨。
帐内的李化熙听着,先是为崋军的行军速度感到吃惊。随即就不禁担心,刘升此举会否有些冒进。
在他看来,顺天府等地百姓遭清虏抢掠、蹂躏,固然让人愤怒、焦急,但与崋军北伐的大略、节奏乃至刘升的安危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于是他忍不住出声道:“陛下,如今我军只需稳步推进,必然可以将清虏赶出关去,待来年甚至可以出关收复辽地。
如今京师周边百姓遭难固然可悯,但若因此冒险进军,致使大军遇挫,乃至大败,却是得不偿失啊。”
刘升听了叹道,“你所讲的道理朕也知道,但朕既得知百姓遭难,实难坐视不理。况且,如今我军又增加了三四万兵马,加快北上便不算太冒进。”
清军既然开始大掠顺天府等地,显然是决定撤回关外了。
而其之所以有这个决定,多半是因为桑园镇一役让其意识到崋军实力强大,并非明军、顺军那样好欺负。
再加上河间、真定、保定三府的诸多城池纷纷主动易帜归崋,又说明河北人心向着大崋,而非向着满清。
了解到这些,清军主帅只要脑子不犯抽,选择撤回关外便是很正常的事。
同时,这也说明,清军多半不敢与崋军来一场大决战。
既如此,刘升便决定带领崋军加速北上,逼清军决战。而清军若不想决战,便只能尽快撤走。如此,自然也就能让他们少掳掠一些资源、人口,让河北百姓少遭受些苦难···
沈万登、袁时中(独立第十七旅旅长)等人收到刘升的令旨时,已经行军至德州。
这三个旅的临时兵马,是以沈万登为主将、袁时中为副将的。
部队从开封府境内就开始加速行军的决定,也是两人共同做下的。
说实话,这样的强行军对此时的部队来讲是比较危险的。
危险一方面来源于外部——开封还好说,山东诸州府才被崋军拿下没多久,地方还有不少贼匪待清剿不说,甚至可能有顺军或明军(死忠)潜藏。
若部队在强行军的疲劳状态下,被这些敌人偷袭了,即便能胜,估计也会减员不少。
而危险的另一方面则来自部队内部。
从刘升在军中设立军政员开始,崋军就算是内核建设相当好的部队了,起码超过了此时的所有封建部队。
但强行军即便是后世的近代部队,士卒也多有怨言。
如今的崋军虽是常胜之军,在良好的内核建设外又加了一层高昂士气的buff。可毕竟是去北方打仗,而非去家乡,天气